黄旭华为什么能获得2019年最高科学技术奖(半导(2)

来源:半导体技术 【在线投稿】 栏目:综合新闻 时间:2022年12月21日 09:30:0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向以上科学家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明星。 2、 的空警600预警机到底有多强大? 空警600预警机就是我国专为航母研制的固定翼舰

向以上科学家们致以最崇高的敬意,你们才是我们最应该追的明星。

半导体技术期刊文章发表黄旭华为什么能获得2019年最高科学技术奖

的空警600预警机到底有多强大?

空警600预警机就是我国专为航母研制的固定翼舰载预警机,虽然早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了疑似空警600的模型上舰测试,但是这么多年过去了,空警600并没有进行公开试飞等活动,不过网上已经出现了空警600试飞的照片,所以还是可以肯定的是,空警600的装备服役时间基本和现阶段在江南造船厂建造的国产弹射型航母装备服役时间差不多。空警600整机从定位和性能上来说,应该和美国的E2C舰载预警机相似,但是和美国最新的E2D舰载预警机性能相比如何真的还得等后期实际首飞成功后再说。对于还未公开露面的空警600性能到底如何其实我们可以从此前中电科14所在航展上展示的“KLC-7丝路眼”双发舰载预警机来分析一下。首先从载机平台的性能来说一下,对于舰载预警机而言,特备是对于已经在雷达领域稳坐世界宝座多年的而言,发展舰载预警机最大的阻碍就是载机平台的性能表现。千禧年后我国虽然曾在运7中小型运输机平台上发展过舰载预警机整体气动测试,不过因为运7载机平台尺寸过大无法适应尺寸狭小的航母所以后面也就不了了之了。再后面大概在2013年前后,武汉701所的陆地航母甲板电磁兼容测试平台上连同歼15舰载机模型出现了一个背驮机载雷达的舰载预警机模型,这个模型整体上和美国的E2C舰载预警机尺寸相仿、气动布局也更为相似,而且在2016年西安603所官微上的一篇文章证明了我国已经在正式发展舰载预警机项目,因为在603所官微中表示,该所当时正在进行一款新机型的整机“落震测试”,而这恰恰和舰载预警机降落在航母甲板时的高下沉率对于载机平台和起落架的减震性能有极高要求不谋重合。那么从这几点来看,我国首款舰载预警机整机气动布局应该和美国的E2C相似,那么后面决定载机平台性能的就是其装备的发动机输出功率高低了。美国的E2C和E2D舰载预警机载机平台装备了两台T56A涡桨发动机,单台输出功率5100马力,可以满足E2D舰载预警机最大26.5吨的起飞离舰重量。而我国的涡桨发动机虽然相比战机装备的小涵道比涡扇、直升机使用的涡轴发展更为缓慢,现阶段空军的运9和最新试飞的鲲龙600水上飞机使用的都是南方航空机械厂仿制生产的涡桨6C发动机,但是该发动机经过多年的升级改进,特别是采用了气冷涡轮技术后,其最大输出功率也达到了和T56A一样的5100马力,而且经过运9中型运输机的批量装备服役,也代表了这款发动机的成熟可靠性核性能表现也达到了空军的要求。那么对于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而言,在动力系统没问题的载机平台已经达到技术标准后,剩下的就要看其搭载的机载雷达的性能表现了。可能大家更希望还未公开露面的空警600能够装备和空警2000或者空警500一样的三面固定式有源相控阵电扫雷达,毕竟三面等边布置的雷达无论是在扫描频率还是探测距离等方面都要比老旧的多普勒八木雷达更为先进。但是熟悉舰载机设计的都明白舰载机对于重要的要求特别高,特别是舰载机下海之前还额外需要进行结构强度升级,所以如何控制整机重量很是关键,那么对于三面等边布置的固定式有源相控阵雷达而言,其虽然有着探测距离更远、电扫频率更快、可靠性高、多目标跟踪能力更强的优点,但是相应的这种体制的雷达重量和尺寸也更大一些,所以美国的E2D舰载预警机从E2C升级改进过程中,并没有选择更先进的固定式相控阵雷达体制,依然采用了水平机扫+垂直电扫的双重扫描模式,这样能够在重量、尺寸和性能之间寻求最大化,而且此前中电科14所展示的KLC-7丝路眼预警机雷达似乎也采用了这种双重扫描模式。不过介于机械扫描体制无论是从可靠性还是扫描频率方面始终和电扫体制有着巨大差距,比如采用机械选择扫描的雷达每分钟扫描同一空域的重合率最多只有12次/分钟,但是采用电扫的雷达因为不需要机械旋转装置,所以扫描频率的高低甚至可以达到每分钟几十次之多。所以对于已经在雷达领域玩出花的中电科14所而言,国内自用版本的空警600舰载预警机雷达肯定要比外贸版本的丝路眼机载雷达更加先进才是,就像是我国自用的空警500性能比此前出口的ZDK-03预警机更加先进一个路子。那么对于既要控制雷达重量超标又要尽可能提升雷达的探测距离、扫描频率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而言,采用什么体制的雷达才是“最好的选择”呢?其实这个问题早在已经批量装备服役的空警500预警机上实现了,这就是“数字阵列雷达技术”。空警500虽然采用的雷达还是属于机载有源相控阵雷达,但是在雷达控制技术上采用了更先进的数字阵列技术,这种技术最大的优势就是可以大幅降低“雷达的重量和体积”。因为传统的有源相控阵雷达为了产生足够强的脉冲发射信号,必须一级一级进行变频处理,这就使得整个雷达电路过程非常繁琐、复杂,整个雷达的重量和体积也相应的扩大了不少。但是数字阵列技术是直接用数字排序的一次性产生所需的雷达波发射频率信号,省略了大量的信号变频器,使得整个雷达的重量和体积大大缩小,但是整个雷达的性能也因为结构简化后不降反升,所以非常适合对于重量和体积要求较高的空中载机平台,这也是为什么起飞重量只有七八十吨的空警500能够搭载直径和空警2000差不多的雷达原因所在。那么对于即将空开亮相的空警600舰载预警机而言,在载机平台的问题已经解决后,空警600采用了比美国E2D更先进的机载雷达,也将使得空警600将成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舰载预警机。

文章来源:《半导体技术》 网址: http://www.bdtjszz.cn/zonghexinwen/2022/1221/945.html



上一篇:半导体技术毕业论文格式(半导体学术论文)
下一篇:没有了

半导体技术投稿 | 半导体技术编辑部| 半导体技术版面费 | 半导体技术论文发表 | 半导体技术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21 《半导体技术》杂志社 版权所有 Power by DedeCms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